选购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三大建议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常见于实验室用来进行核酸与蛋白质等测定分析研究的光谱仪器。本篇文章汇整了新一代机型的科普知识及选购时须注意的三大重点,作为参考及建议。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是实验室常见的分析仪器,能简单迅速地对物质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及食品业界等科学或制造领域中。在生物实验室里经常用以测定和分析核酸和蛋白等样品,例如测量生物DNA/RNA的浓度,或者细菌含量,也可以分析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目前市面上的机型,都是过去需要插入比色液槽(Cuvette)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改良而来。旧机型的光源通常由紫外灯和钨丝灯所组成,寿命较短;实验前需要预热半小时以上;在使用时,需要将50μL以上的稀释后样本注入比色液槽,测量浓度范围小,最后只能得到吸光值数据,无法显示浓度值。

 

新一代仪器的光源,则来自于氙气灯,其寿命较长,性能稳定,不需要预热便可直接进行实验。而且不需要比色液槽,只需滴上1-2µL单位的样本,经由数值运算即可得到检测吸光值和浓度值结果,所以又称作「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它只需滴入极微量样本的特性,免除用去离子水清洗比色液槽的步骤、相关耗材成本和繁琐的实验步骤,只需用拭镜纸擦拭干净前一样本,即可连续检测样本。除了提升实验效能外,还减少了污染和人为所引起的误差。

 

那么若要选购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归纳出以下3大要点:效能、精准、校正方便

 

1.效能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样本的速度约为8-10秒,和传统的旧仪器相比,性能已提升许多。而最新一代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只需3秒钟,就可以完成样品测定,效能提升2-3倍左右。在这分钟都有论文产出的今天,效能高就是研究竞争力的指标!

 

2.精准

 

目前已有新一代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能将测量偏差值降低于1%以下。这是因为样品载台采用石英玻璃和奈米涂层,使样品增加内聚力形成液珠,并增加了补助光源,使操作者容易发现样品气泡,减少光散射,确保实验数据的高再现性。

 

3.校正方便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分为亮度校正与光径校正两种;仪器的亮度会因为使用时数的累积而减弱,平均约1-2年需要校正一次。而现有仪器的亮度校正非常简便,只要和厂商所附的校正参数做比对,使用者甚至可以自己调校,不用送回原厂或请工程师协助。

 

而现有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在于光径校正并不容易。由于样品高低浓度的不同,因此使用电动马达,来调整光径的长短,但机械所造成的光径位移,会对系统内建的参数及公式产生影响。若按照使用者检测样品的数目多寡和频率的高低,平均每3-6个月就需要做原厂校正一次。采取固定光径设计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解决光径校正难题的另一种选择。使用者依照样品细胞浓度的高低,手动选择长短光径距离:若属于dsDNA低浓度2-1500(ng/µl)的样品,可选取0.5公厘的长光径;而属于高浓度1000- 20000(ng/µl)的样品,则选取0.05公厘的短光径,即能免除电动马达所造成的问题。

 

此外,仪器操作上的简便性、延伸性和支持服务,也是许多研究人员关心的一环。目前大多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皆有检测Nucleic Acid、Protein A280、Protein Assay和OD 600的功能;在延伸性的部分,则注意是否能够由研究者自行输入吸光值、自由设定公式、操作自定义Assay等。而支持服务上,较好的选择需要包含:

 

  • 解决技术和操作问题的客服
  • 非人为损坏的免费制造商保修
  • 退货授权(RMA)政策等

为了解决研究人员使用分光亮度计时所遇到的困扰,蓝光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超微量分光光度计EzDrop 1000,具备全波长检测范围,而且贴近上述指南所建议,可提供研究者参考选购。

 


 

了解更多 EzDrop 1000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